永榮股份: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動綠色化轉型
2024/08/23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石化化工產業精細化延伸取得積極進展,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國提供堅實基礎。《實施方案》為精細化工產業的發展明確了方向,提出了目標和要求。
作為中國民用錦綸產業的龍頭企業,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已多年蟬聯中國錦綸民用長絲產量第一。面對化工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趨勢,公司緊緊抓住《實施方案》下發實施契機,把大力發展精細化工作為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力圖以創新為主導,實施技術改造、加快招才引智,不斷擺脫傳統效益增長方式,培優塑強新質生產力,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是聚焦主業,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實施方案》提出,推動傳統產業以產業鏈高端化延伸為重點發展精細化工,打造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產品體系,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核心競爭力。
永榮股份始終致力于科技創新發展,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開展與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加快關鍵產品攻關。圍繞健康舒適、個性定制、低碳環保的概念開發特色高精尖新產品,形成功能性系列錦康紗、高端差異化系列錦逸紗、低碳環保系列錦生紗的“三根紗”產品體系,滿足了下游客戶的定制化需求,促進了錦綸行業的創新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永榮股份還在錦綸66領域打破國外壟斷,研發生產出與國際品質相媲美的錦綸66纖維,更是在原料生產線上進行了前瞻性的規劃建設,致力于讓高質纖維真正融入大眾生活。去年,更是攻克核心技術壁壘,率行業之先重磅推出全新循環再生材料——消費后再生錦綸纖維“愛賽綸”,利用廢舊紡織品為原料,在“變廢為寶”的過程中兼顧了經濟發展和低碳排放。
二是推動技術改造,提升產業動能。《實施方案》提出,鼓勵精細化工企業對標行業標桿實施安全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
永榮股份在智能制造方面始終走在行業前列,通過智能制造、智慧工廠降低成本并提高生產效率,構建起“互聯網+化纖”數字新生態,用更高效率的生產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助力發展化纖制造業的新質生產力。同時,永榮股份還采用與德國巴馬格聯合研發的最新紡絲主設備,配套國內高效節能的輔助設備,建成節能減排的高效智能化錦綸生產線。其中WINGS配套DIO組件設計,單位能耗降低25%—30%,年度節約用電6000萬度,節約用水35%。
目前,公司已打通了從“苯—己內酰胺—尼龍切片—尼龍纖維”上下游產業鏈,實現了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的全流程控制,有助于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廢棄物的減量化。
三是推進招才引智,助力強企育才。《方案》提出,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化工行業引人留人用人政策,實施“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永榮股份始終秉承人力資源驅動戰略的理念,持續引進及培養認同核心價值觀的人才,以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和評價體系,讓每一位“愛學習、 有激情、持續創造價值的”奮斗者在永榮平臺上成就自身夢想,實現個人與企業共同成長。
永榮股份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編制后備人才庫,切實激發人才隊伍干事創業活力。以在線培訓平臺為工具,建立分層分類的人才發展體系,幫助員工領導力、專業技能、通用能力的養成與提升,讓員工有進步,讓系統有效率,讓業務有發展。下一步,公司將以建立“標桿系列特訓班”為契機,針對干部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培養,基于使命、責任、能力等,進行專項提升;開展“藍領雛豹計劃”,圍繞“班組建設、團隊協作、專業養成”,進行 專項培養,采用崗位實踐、課程學習、考試評估等方式,激發員工積極性與創造性,打造一支綜合能力、專業技能強的生產骨干隊伍;開展“管培生培養計劃”“新員工集訓營”“新干部研修班”,分層分級,設置不同培養內容,幫助新員工快速融入企業,促進新干部快速適應角色轉變、適應崗位要求。用深度結合的開發模式,用好人才激勵機制,助力公司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放眼未來,永榮股份將認真貫徹落實《方案》要求,全力向產業價值鏈終端延伸,實現“高端高質高效、數字智能智慧、綠色低碳循環”的高質量發展目標,以創新激發材料領域新動能,聚焦做好重點產品、增強發展韌性,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國提供堅實物質技術基礎。
來源:中化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