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石化工業園區:打造高效綠色安全的精細化工產業體系
2024/08/22精細化工作為化學工業中的新興領域,是當今化學工業中最具活力的領域之一,也是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我國石化化工產業精細化延伸取得積極進展。
作為11年蟬聯中國化工園區20強的泉港石化工業園區通過精準定位、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產業集聚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正逐步構建起一個高效、綠色、安全的精細化工產業體系。
為有效落實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出的六項重點工作任務,泉港石化工業園區將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精準定位,明確發展方向。泉港石化工業園區依托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稟賦,將精細化工產業作為園區發展的核心方向之一。通過深入調研和分析,結合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確定了以電子化學品、原料藥、橡膠板塊、化學建材等板塊為主導的精細化工產業發展路徑,主要產品涉及電子化學品、醫藥原料藥、表面活性劑、食品添加劑、化工新材料、油田化學品、膠黏劑、抗菌劑、涂料、聚醚多元醇、聚氨酯等項目。目前園區擁有凱美特、鐘山化工、佳化化學、佑達環保、凱平肯拓、新華福等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提升了園區產業附加值,推動園區精細化工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二是創新驅動,引領產業升級。創新是泉港石化工業園區精細化工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近年來,園區積極實施“強鏈延鏈補鏈”工程,以產業鏈高端化延伸為重點發展精細化工,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升級,打造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的產品體系,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積極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機構,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目前,已建成氨氫能源催化、濕電子化學品等9個方向的實驗室,并充分利用“兩院四中心”、清源創新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優勢,招引了佑達電子化學、立亞化學、宇極新材料等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和項目,進一步延伸園區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鏈,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通過科技創新,園區已突破多項前沿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相關技術成果獲專利授權500余件。
三是綠色發展,推動技術改造。 園區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強化生態環保工作。園區嚴格按照國家環保標準和產業政策要求,對入園項目實行嚴格的環保評審和監管,確保所有項目都符合低碳、低污染要求。大力推進技術改造,鼓勵精細化工企業對標行業標桿實施安全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加快老舊生產設備、用能設備更新,優化生產工藝流程,減少污染物排放和資源消耗。園區積極推動綠色化改造項目,完成“火炬氣回收利用”“丁二烯尾氣回收利用”“干氣回收利用”和“失效催化劑資源回收利用”等一批廢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泉州宇極自主研發的第五代ODS替代品在園區內率先實現產業化,也為園區精細化工產業的安全綠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是產業集聚,優化產業布局。園區充分發揮產業集聚效應,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完善配套設施、強化招商引資等措施,形成了以福建聯合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為龍頭的石化產業鏈,吸引了一批精細化工企業入駐。目前,園區內已入駐企業54家,涵蓋傳統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動力電池等多個領域,形成了乙烯、丙烯、丁二烯、苯、對二甲苯、液化氣、電子化學和高端原料藥等主導產業鏈的產業集群,企業在園區內相互協作、資源共享,形成了良好的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聯合石化、國亨、天辰、百宏等企業為精細化工企業提供乙烯、丁二烯、環氧乙烷、環氧丙烷、乙二醇、苯、甲苯、硫黃、醋酸、二氧化碳等上游基礎原料,實現產業鏈“內循環”和原料“隔墻供應”。
展望未來,泉港石化工業園區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產業集聚的發展理念,結合泉州市集成電路產業規劃、半導體材料領域發展規劃,重點發展基于聯合石化上游原料產品的電子化學新材料產業,推動園區精細化工產業向更高水平邁進,打造成泉州乃至福建精細化工的關鍵支撐性產業園。
來源:中化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