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濱海化工產業園:打造新醫藥新材料產業高地
2024/08/19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制定并發布《關于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實施供給能力提升、強企育才、產業布局優化等六大行動,引導精細化工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
濰坊市濱海化工產業園作為山東省政府第一批批復的全省最大的綜合性化工園區,始終秉持“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的理念,培育形成了以新和成、國邦為龍頭的新醫藥產業集群,以弘潤石化、萬盛新材料為龍頭的新材料產業集群,以海化能源為龍頭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其中,新材料產業鏈主要以多元化原料制烯烴和煉化一體化產業為基礎,集聚弘潤石化、濱海魯清等鏈主企業,間二甲苯、食品級白油、Ⅲ類潤滑油、溴系阻燃劑等重點產品市場占有率躍居全球第一,聚力打造國家級新材料產業基地。新醫藥產業鏈聚焦做大人藥、獸藥、植物藥,打造享譽全國的“中國藥谷”,是國內最大的農藥及中間體產業集中區,覆蓋了基礎原料-農藥中間體-原藥-制劑的全產業鏈情景。以新和成為龍頭,集聚國邦、萬盛、京新等浙商上市企業,在園區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園。園區成功獲批山東省省級數字經濟園區、省級綠色工業園區,入圍國家石化聯合會“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期)單位”,躋身全國化工園區前50強行列。
下一步,園區將認真落實工信部《關于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精神,進一步完成安全環保技改升級、完善創新體系、培育先進企業、優化產業布局,不斷改善園區發展環境,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創新發展,積極構建高效綠色安全融合的精細化工產業體系。
一是優化產業布局。按照“全域統籌、高端定位、合理布局、科學規劃”的原則,圍繞打造“中國藥谷”、國家級高端新材料產業基地和綠電產業示范園,聚焦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3大主導產業,科學規劃布局,提高協同發展能力和園區承載能力,推進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園區。
二是加力強企育才。把工業經濟作為“頭號工程”,落實“鏈長制”,建立完善“鏈主”企業牽頭主導、產學研協同推進、要素保障服務等機制,全方位推進產業鏈互配互補、協同合作,推動產業鏈向下游延伸,企業向價值鏈高端拓展,產品向終高端邁進。建立創新型中小企業大步邁進、專精特新企業爭先進位、“小巨人”企業創新引領的梯度培育體系,助推中小企業培強做大,持續膨脹產業規模。
三是強化要素保障。落實“四個倒逼”機制,大力推行“畝產效益”評價改革,深入實施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政策,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準入門檻,落實土地、環保、安全生產、節能等政策,加大監管執行力度,嚴格約束性指標管理,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四是推動安環升級。加快推動重大安全風險防控項目建設,成功通過山東省D類復核。加快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安全改造,加大投入、優化工藝,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堅持問題導向,統籌抓好綜合治氣、源頭治水、全鏈治廢,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推動生態環保水平持續提升。
五是提升營商環境。扎實開展“一號改革工程”,叫響“項目落戶到濱海,所有手續我來辦”口號,推動園區運營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圍繞企業需求,建立企業困難問題臺賬,全員包靠服務企業項目,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難題,護航園區高質量發展。
六是完善創新體系。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導,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推進“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同時,積極打造一批創新平臺,加快濰坊濱海現代海洋化工中試基地、國邦藥業關鍵醫藥中間體產業鏈研發平臺、高信化學氯化高分子材料研發試驗平臺等建設,科技賦能企業發展,推動新質生產力培育,為區域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中化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