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從實驗室到產業化,助企跨越“達爾文死海”
2024/08/027月下旬,盤錦三力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新材料生產項目建設進入收尾階段,爭取今年9月投料試生產。這是遼寧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跨越“達爾文死海”成功轉化的項目,該項目的乙烯三步法制MMA技術解決了關鍵的一步氧化酯化技術難題,其獨特的技術路線國際領先。
“達爾文死海”,是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一種現象,用來形容技術研發與市場生產脫節。從技術發明到應用再到產業化,需要長時間反復驗證和大量資金投入,這個科研機構和企業都不愿觸碰的中間地帶,猶如魚蝦水草都無法生存的“死海”,阻擋著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腳步。
盤錦作為石化之城,擁有良好的油氣資源、三百多家石化和精細化工企業,產業基礎堅實。2017年,盤錦市政府、盤錦精細化工產業開發區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合作共建遼寧精細化工產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探索市場化建設與運行模式,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創新,聚焦中試環節,突出現代化中試能力建設,構建“市場需求—基礎研發—項目中試—產業化—市場指導”成果轉化鏈條。
遼寧盤錦精細化工產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國介紹說,中試基地是企業跨越“達爾文死海”的重要平臺,中試是產品正式投產前的試驗,即產品在大規模量產前的較小規模試驗。中試基地的建設對于產品控制成本、降低風險、縮短周期、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中試基地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實驗室、檢測分析室等配套設施,并啟動高標準中試車間及中試基地智慧化平臺建設。2021年,對一期C區再投入5000余萬元,完成危化品倉庫外墻改造、消防系統和GDS控制室施工等。高效完成D區主體建筑建設,早日完成所有中試車間及公共配套設施,實現D、C區的互為補充和22棟中試車間效益最大化。統籌安排A、B區升級建設,為中試基地中長期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目前,遼寧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正在全力打造“立足盤錦、面向遼寧、輻射東北、服務全國”的國家級精細化工中試基地,努力跨越科技成果轉化的“達爾文死海”。
張建國說,中試基地已經實現產業化、正在中試、在建以及儲備中試項目共計26個。已經產業化中試項目7個,正在中試項目3個,在建中試項目5個,儲備中試項目11個。其中,盤錦格林凱默科技有限公司1600噸/年新型材料中間體項目已于2023年1月投產,該項目2023年實現產值1.2億元,2024年預計實現產值2億元,截至2024年5月已貢獻稅收898萬元。
走進在中試基地C5車間,百立方級智慧化通用規整填料催化劑中試項目正在進行中。“該催化劑適用于含硫、鹵素等惡劣工況下的采油、煉化、印染等行業,并將同步進行化工項目‘數字化’中試探索驗證,實現數字化模擬中試。預計今年12月底前完成中試。”遼寧盤錦精細化工產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張博宇說。
據了解,從2020年第一條中試線建立以來,一批重點科研成果已在這里實現產業化,為區域性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中試基地還圍繞數字中試,引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建成中試基地“數智中心”。目前已實現基地業務綜合服務、封閉化管理與監控、危險源預警與排查等中試項目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等功能。
下一步,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將實現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在中試階段創新性配置,一手抓“卡脖子”“革命性”技術中試轉化,一手抓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探索中試試驗設備和中試流程的數字化,優化試驗方式和管理模式,推廣數字技術在智能控制、智慧生產等環節的解決方案。挖掘數據價值,布局“數字孿生”,開展虛擬仿真實驗,在虛擬空間中完成對實體工業的仿真映射,通過模擬優化中試及產業化環節中的設備工藝和流程,縮短中試及成果轉化周期,降低中試風險與成本。
來源:中化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