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加快轉型升級 強化創新驅動 推動石化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4/07/17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針對當前石化化工產業發展的短板問題和薄弱環節,明確了今后三年推動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為石化化工產業精細化延伸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下一步,江蘇將抓緊細化落實《實施方案》,全面推進有效供給能力提升、安全環保技術改造、創新體系完善、強企育才、產業布局優化、發展環境改善等六大行動,著力打造高效綠色安全融合的精細化工產業體系,加快推動全省石化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優化產業布局,促進高水平集聚發展
《實施方案》要求推動園區規范發展,科學謀劃延伸精細化工產業鏈,推進打造細分領域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形成東中西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化工園區是精細化工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石化化工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
我們將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高起點實施沿海地區戰略性布局和沿江地區戰略性轉型,推進江海聯動發展。構建以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省級化工園區為主體的化工產業發展格局。大力推進以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為主的產品高端、管理規范、安全綠色的專業化工園區建設。結合各地區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推動企業向園區集聚、產業向鏈式發展、產能向優勢集中,加快形成區域優勢互補、園區各具特色的產業布局。落實《江蘇省化工園區管理辦法》,加強化工園區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定期評估、動態調整監管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建設,不斷增強園區綜合保障和應急能力,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載體支撐。
二、加快結構調整,提高高端供給能力
《實施方案》明確推動傳統產業以產業鏈高端化延伸為重點發展精細化工,打造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產品體系,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核心競爭力。石化化工產業仍存在低端供給過剩和高端供給不足的結構性問題,先進材料研發和生產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高端材料和化學品對外依存度較高,而基礎原料和通用材料則相對過剩。
江蘇將依托化工園區加快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以鏈主企業為龍頭延伸中下游產業鏈條,推動原料深度加工、產品提質升級、產業精細發展,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重點發展高端聚烯烴、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橡膠及彈性體、高性能纖維、高性能樹脂、氟硅材料、新型涂層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和電子化學品等10大優勢細分領域。支持化工園區精準開展產業鏈招商,謀劃實施一批打基礎、補短板、強功能、增后勁的高能級項目,提高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等高端供給能力。
三、完善創新體系,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
《實施方案》提出加強精細化工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推動產學研用深入融合,加快關鍵產品攻關,提升短缺產品供給或替代能力。當前行業存在的產能過剩和市場競爭能力不強的矛盾和問題,根本原因還是創新能力不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石化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全省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在重點領域加快創建一批創新平臺。鼓勵各地創新化工中試基地、中試項目管理辦法,優化手續辦理流程,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進程。聚焦產業鏈短板弱項,支持龍頭骨干企業牽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創新資源組建創新聯合體,實施一批原創性、引領性協同攻關項目。在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學品、高性能復合材料、高端膜材料等領域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推動化工產業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延伸。
四、開展梯度培育,做強做優產業主體
《實施方案》鼓勵龍頭企業發揮“鏈主”作用,將配套中小企業納入重要產業鏈供應鏈管理,引導中小企業錨定重要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和典型應用場景打造特色業務,加快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舉措。
江蘇省高度重視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和高層次人才引培工作,支持行業龍頭骨干企業牽頭組建領軍人才創新聯合體,圍繞產業鏈關鍵共性難題開展聯合攻關。發揮骨干企業主力軍作用,支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資本運作、戰略合作、跨區域發展等方式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實現跨越式發展。發揮中小企業補鏈穩鏈強鏈作用,聚焦主業、專注細分市場“專精特新”發展,提高創新能力和市場占有率。圍繞化工產業發展需求,聚焦優質企業和重點創新載體,引進一批能解決產業鏈關鍵難題、開辟產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的高端領軍人才,鼓勵海內外化工領域高層次人才團隊來江蘇創新創業。
五、實施技術改造,推動產業提質升級
《實施方案》鼓勵精細化工企業對標行業標桿實施安全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推進重點監管的危險工藝加快全流程自動化改造或低風險替代,加快老舊生產設備、用能設備更新,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提升關鍵環節數字化水平,提高裝置運行效率、綠色安全水平和精益化服務能力。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是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選擇,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制造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
以“產品高端化、裝備智能化、工藝現代化、效能綠色化、生產數字化”為方向,在全省實施產業煥新工程,推動化工行業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加大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應用,優化提升存量資產和產能。
一是加快智改數轉網聯。全面推進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提升園區監督管理信息化、分析決策智能化、應急救援一體化支撐能力。以生產設備、關鍵工序和業務環節為重點,支持和引導企業開展生產設備和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加快智能裝備和軟件更新替代。持續推進智能制造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樹立一批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標桿。
二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在化工園區積極推進綠色能源替代,打造清潔能源綜合利用創新試驗區。引導企業采用低碳原料替代、短流程制造等先進技術和裝備進行綠色化改造,提高能效和清潔生產水平。推動化工行業與其他行業耦合發展,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
三是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在化工行業全面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建設,提升安全生產風險感知評估、監測預警和響應處置能力。充分發揮園區一體化智慧管理平臺作用,提升安全監管效能。深入推進化工(危險化學品)老舊裝置更新改造,有效提升行業本質安全水平。
六、加大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實施方案》要求改善發展環境,提供多樣性、靈活性、精準性服務,加強對化工企業創新發展、項目落地、融資擔保、穩崗就業等保障力度;利用現有政策渠道,體系化支持精細化工產業基礎研究、技術創新、設備更新及技術改造。狠抓政策落實落地,優化改善發展環境,解決企業發展困難,提振企業發展信心,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江蘇將在鞏固全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成效基礎上,進一步精準施策、強化服務。研究制定“推動全省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優化調整行業管理政策,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帶動效應,加大對企業搬遷改造、產業轉型、科技創新、數字賦能、設備更新等支持力度。全面落實國家制造業留抵退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免征關稅等優惠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對省級以上重大項目和產業鏈補鏈延鏈項目,在項目用地指標、排污指標、能耗指標等方面優先予以支持。對不新增用地、用能和排放的以設備更新為主的技術改造項目,探索實施節能審查、環評告知承諾制,簡化項目審批流程。
來源:中化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