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化行業探討轉型升級路徑
2019/11/13在11月6~8日于廣州舉行的第十屆煉油和石化工業技術進展交流會上,與會專家和代表一致認為,創新是煉油和石化業實現技術進步的關鍵所在,要著力構建煉油與化工一體化體系,并提出了具體的技術路徑和智能化解決方案。
目前煉化行業存在著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的問題。中國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毛增余認為,解決高端產能不足問題必須依靠創新,石化企業要通過創新的發展理念,實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從低端走向高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石化煉油事業部首席專家曹東學認為, 煉油行業要提升競爭力,構建煉油與化工一體化體系,建設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構建煉化一體化體系要具有豐富的技術策略內涵,應當在宏觀經濟層面上提升煉油與化工的整體競爭力;在資源利用上以效率更高為原則,宜油則油、宜烯則烯、宜芳則芳、宜潤則潤;在發展上呈現集約化、規模化、一體化、區域化、智能化。其次要打造新型煉油化工互供體系,從提升規模化水平、停運相對低效產能入手,實施資源全面優化與互供,進一步探索能源集成。再次是要深化“兩化”融合,建設智能網絡聯供給體系,全面實施智能工廠建設。最后是要拓展新領域,培育一體化新型產業鏈,如完善產氫、供氫產業鏈,統籌規劃充電—加氫—停車一體化方案,發展綠色生物液體燃料和生物化工。
與會專家還提出了技術進步的具體路徑和智能化解決方案。中國石化石油煉制領域首席專家許友好介紹說,煉化企業轉型升級必須依托新技術,開發高端產品。他提出了開發烯烴定向催化裂解工藝(OOCC)的新思路,并強調原油最大化生產多產低碳烯烴的核心技術是催化裂解工藝。多產低碳烯烴特別是丙烯時,采用OOCC工藝可大幅提高丙烯產率。多產乙烯、多產乙烯和丙烯技術仍有較大的研究空間,存在原始性創新機會,有望借助OOCC工藝開發使丙烯產率大幅增加。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高級專家蔣榮興提出,資源高效利用、綠色生產和能源綜合利用等技術的集成優化,是煉廠轉型和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新路徑。煉廠化工轉型路線有多種,實質為加氫技術、裂化技術和多種裂解技術的集成優化。其中,乙烯型轉型路線應采用以加氫裂化為核心技術路線,調整原有產品結構,深化煉油與化工融合,延長產業鏈。非乙烯型轉型路線應以新建重油裂解(DDC)裝置為核心,實現重油向低碳烯烴和芳烴的高效轉化,多產低碳烯烴和芳烴等化工原料,同時盡可能減產柴油。
中國石化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李劍峰認為,煉化企業數字化轉型必須要打造智能工廠2.0。中國石化在全國能源化工企業率先開展了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石化智云)的探索和建設,按照“平臺+應用”的模式,聚焦于石化智云以及核心業務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