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化業迎來“非洲時刻”
2018/09/05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9月3日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習近平宣布今后重點實施的“八大行動”中,產業發展排在首位,其中農業和糧食安全被置于重要位置。業內人士表示,中非農化合作開啟新征程,中國農化業迎來“非洲時刻”。
為推動“八大行動”順利實施,中方愿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支持。600億美元將以政府援助、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融資等方式提供,除了政策性資金支持,中國企業未來3年對非洲投資不少于100億美元。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田文林說:“針對非洲面臨的糧食安全難題,中方特別提出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實現糧食安全,同非洲一道制定并實施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規劃和行動計劃,實施50個農業援助項目等。”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9月2日撰文指出,自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以來,中非農業合作取得巨大成就。在此期間,中國積極分享農業農村發展及減貧經驗做法,在19個非洲國家援建20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向37個非洲國家派遣71個援外農業專家組;累計在非洲各國試種作物品種300多個,傳授實用技術500多項;共舉辦了337期培訓班,為非洲國家培訓農業官員、技術人員和職業教育學生5.7萬多人次。2017年,中非農產品貿易總額突破60億美元大關;截至2017年底,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500萬元以上的農業項目117個,投資存量148.3億元。
韓長賦強調,在糧食危機的共同威脅下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新時代背景下,中非農業合作潛力巨大,以此次北京峰會為契機,雙方將全面開啟中非農業合作新征程。他透露,雙方將共同編制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規劃,形成中非農業合作的頂層設計,并建立健全相關合作機制;將創新技術合作形式,整合運用好中非農業科研機構“10+10”機制、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等資源,加強農業技術聯合研發和人才培養。
記者了解到,相對于農業合作,目前中非農化領域的合作稍顯滯后。國內鉀肥龍頭企業青海鹽湖股份副總裁王石軍介紹說,該公司目前正在謀劃剛果(布)120萬噸/年鉀肥項目,力爭打造國內和國外產能各占一半的千萬噸級世界鉀肥巨頭。在此之前,中國資本控制的麥格礦業鉀肥剛果公司也在剛果(布)投建了120萬噸/年鉀肥項目,世界最大的磷礦和磷肥生產商摩洛哥磷酸鹽集團與金正大、云天化等中國農化企業進行了一系列交流合作,但整體來看中非在農化領域的合作并未形成氣候。
業內人士指出,非洲農業和農化產業都比較落后,中國農化業開拓非洲熱土的大時代已經到來。后期,中非農業合作示范園區將成為雙方合作的重要載體,國內有實力的農化企業可以充分依托這一載體,走農化、農業一體化布局發展的路子,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助推非洲農業實現現代化的彎道超車。
來源:中國化工報